摘要:把氢能和燃料电池带入人类生活,创造地球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在氢燃料电池发展的漫漫长途中,总有一些人愿意仰望星空,并为之艰苦奋斗。他们任重道远,决心把氢能和燃料电池带入人类生活,创造地球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在6月19日举行的新产品发布及推介会(戳此查看详情)上,新源动力总经理刘常福说:“多年来,公司始终坚守成立时的初心与愿景:‘燃料电池驱动世界’。我们的使命和发展目标是,坚持持续自主创新,为我们的地球提供零排放的、高效的燃料电池高品质产品,来服务于国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大家携起手来,共同打造‘绿氢’驱动的零碳排放的‘氢能社会’。”
的确,以新源动力为代表的一批燃料电池企业在探索氢能汽车的应用上付出了卓绝努力,也取得了非凡成绩,带动了国内整个产业链的发展。
令人欣慰的是,除氢能汽车应用探索之外,还有一批企业正在“小众”领域努力推进,有望与氢能汽车形成协同效应,共同助力氢能供应体系的完善与成本的降低。
氢动力无人机——氢航科技近期刚刚获得50架氢动力无人机的订单,将在一年内交付完毕。公司未透露具体合同金额与客户信息,但根据市场价格估算,总价值超过千万元,相当于数台氢动力巴士的价值。这或是我国氢动力无人机迄今为止已知的最大一笔订单,标志着氢动力飞行器已逐步走向规模化应用。
“十年磨一剑,我们才成立两年多,还在蹒跚学步。氢能产业本身也处在早期,要走的路还很长。希望氢能汽车和氢动力飞行器以及其他每条应用道路上的小伙伴都能在这个挑战的年头继续稳健起飞。”氢航科技总经理刘海力说。
氢燃料电动拖拉机——近日“国内首款5G+氢燃料电动拖拉机(ET504-H)”发布。,ET504-H是一款以氢燃料电池供电为主,锂电池供电为辅的能量供给模式,搭载5G移动通信技术,并应用于平原及丘陵地区的5G+氢燃料电池动力的无人驾驶拖拉机。这是在传统农机产业的一次大胆创新,也是5G移动通信技术和氢能源技术在我国农机领域应用的探索开发。
这款产品是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和清洛基地联合打造的新一代新能源农机装备,是超级拖拉机I号的氢燃料升级版,在超级拖拉机I号的基础上,利用清洛基地氢燃料与能源管理研究所开发的拖拉机专用燃料电池系统,并通过对作业场景进行特定性能优化。
氢燃料电池动力船舶——今年6月4日,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内河航运发展纲要》的通知明确提出,探索发展纯电力、燃料电池等动力船舶。氢能在船舶行业的应用,已经插上了政策支持的“翅膀”。
事实上,早在去年12月,中国船舶集团自主设计研发的全球首艘氢燃料试点船舶设计方案在第20届中国国际海事展期间举办的绿色技术论坛上已经发布。
中国船舶集团605研究院的李明敏表示:“氢燃料电池动力船舶应用目前技术可行,但氢气作为危险品管理,设计建造附加要求较高;船用氢气加注基站的规划审批及营运监管等政策空白,氢气生产与供给均处于起步培育阶段;研制成本过高等问题,制约了氢燃料电池动力船舶的推广应用,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虽然困难重重,目前已经有一些企业瞄准船舶应用领域。比如美锦能源在其长三角地区的业务布局上,将燃料电池船舶动力列为方向之一;中船重工712所、上海海事大学、杭州现代船舶等多家企业及科研机构已经在船舶燃料电池系统的研发上申请了一批专利;一些地方政府也将船舶运输纳入燃料电池示范应用领域。
氢能有轨电车——近期成都新都区召开氢能源有轨电车应用方案专题研究会,要求中车成都公司等单位通过氢能源有轨电车应用方案进一步加快引进相关研究、生产配套企业和机构。这是继佛山高明后,又一推进氢能源有轨列车应用的地区。
对氢能有轨电车颇有研究的燃料电池系统集成商告诉高工氢电:“氢能源应用在轨道交通上,要求燃料电池系统实际寿命至少要达12000小时,能够使用8-10年。再就是稳定性要高,降低系统的故障风险,噪音小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虽然面临极大的压力,但领先燃料电池企业已经开启在有轨电车领域的探索。目前巴拉德已在氢能有轨电车系统配套方面取得突破,公司燃料电池系统搭载在中车四方股份公司研制的氢能源有轨电车上,单台系统功率为200kW,加一次氢可以续航100公里。该车辆于2019年12月30日上线载客开跑,是目前国内唯一一个投入商业运营的氢能有轨电车项目。
清能股份研发的燃料电池系统也得到韩国铁路研究所(KRRI)的认可,公司400kW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将被应用在KRRI研发的氢动力列车上,列车原型将在2020年推出。
氢能摩托车——目前国内伯华氢能在布局规模化生产氢能摩托车,公司2019年12月宣布投资4亿元在安徽濉芜产业园建设氢能摩托车、单兵电源、氢气传感器项目,并于三年内完成产品研发、推出样机并实现生产。今年1月,该公司发布首款氢能摩托车“氢风侠”。另外,宗申氢能也在氢能摩托车领域有所部署。
黑格尔说:“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注定没有未来。”
氢能承载了国家能源安全和环保的期望,氢燃料电池产业发展要保持战略定力和战略坚持。向氢燃料电池应用探索先驱们致敬!
以下为本周大事件:
6月19日,以“大器连成,燃动氢能”为主题的新源动力新产品发布暨推介会在大连一方城堡豪华精选酒店成功举行。会上,新源动力发布了最新款金属双极板燃料电池模块HYMOD®-110。
新源动力HYMOD®-110额定输出功率为110kW,由370节单电池串联组成,较去年发布的相同节数的HYMOD®-70而言,额定输出功率提升了57%,实测峰值输出功率可达到130kW。该产品的单堆体积比功率也由去年的3.4kW/L提升至4.2kW/L,产品技术水平领先全国,并可匹敌国际先进水平。
近日,《车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堆使用寿命测试评价方法》、《无人机用氢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和《燃料电池术语》三项燃料电池国家标准正式发布,上述国标将于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在以上三项国标中,《车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堆使用寿命测试评价方法》国标的出台影响尤为关键,也更受业内关注,它将对规范我国燃料电池电堆使用寿命的测试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本网站查阅:334批公告:8款燃料电池车型上榜上海氢驰首亮相
6月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官方网站公示了申报第334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公示期5个工作日,截止到5月23日。根据公告显示,此次申报新能源汽车产品中,燃料电池产品共有7家企业和8个型号上榜。上海氢驰作为燃料电池系统配套商是首次进入工信部的公告目录。
群翌能源于2006年进入氢燃料电池检测市场。经过十四年深耕积累,现已推出从100kW到200kW的全系列测试设备产品,涵盖了从燃料电池材料到发动机的相关测试解决方案。
耀眼的成绩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群翌能源这种知名度与品牌认可度,实际上是其较早进入行业以来精益求精做产品、脚踏实地为客户谋服务的一种持久积累。群翌能源稳固的江湖地位背后,有着怎样的不为人知的故事?
“从世伟洛克,到SANDVIK(山特维克),再到韩国BMT,我们公司混合了这三家全球级供应商的优良基因。”说出这句话的是铂偲尅(上海)流体工程公司创始人张彬。铂偲尅在目前的国内氢能系统供应链企业中确实足够耀眼。
一支团队,多重背景。这让铂偲尅在在2015年一出生就具备国际化视野与行动力,成为国内管件阀门市场最“汹涌”的后浪。
近日,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发展改革局、广州开发区发展改革局关于区促进氢能产业2020年第一批拟扶持项目公示,公示时间为2020年6月18日至6月24日。
第一批扶持项目主要涉及加氢站建设补贴项目、加氢站运营补贴项目、氢能产业园一次性奖励项目以及氢能产业园租赁办公用房补贴4个补贴类型,合计补贴1167.1844万元,联新氢能、雄川氢能、广州锐格新能源、洺源科技4家企业获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