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卡车领域专心服务卡友

卡车人故事

“谢谢你,真的辛苦了”,致敬3000万卡车司机

摘要:

沉默的3000万


有这么3000万人,他们是公路上的“游牧民族”,被无形的经济大手左右着“四季”和去向;他们的运动轨迹就像血管脉络一样,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循环流动。


他们的名字叫卡车司机。


而“大祸车”“横冲直撞”是国人给卡车贴的标签。


当下许多人还是提起卡车就色变,甚至提出了“远离大货车”的口号,如果是为了规避卡车盲区风险的话当然无可厚非,可单单是为了孤立这么一群人的话,不免会让卡车司机们心寒,他们没有了当年的骄傲,却徒留无处诉说的苦水。


“当卡车司机消失,你会发现除卡车司机以外,别的行业都没有存在的意义”


虽说是调侃,但是我们可以看出卡车司机对于一个国家社会正常运转和经济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就目前我国人口对物流的需求来说,光靠火车以及飞机是永远解决不了这个物流运输需求的。

 

假如卡车司机消失,挂靠公司、货运信息部统统下岗;油耗子直接“断粮”;没人开就没人买,商用车企将关停;城市建设也将停滞不前。所以,卡车司机其实是一个非常高尚的职业,服务着全中国所有人,推动了社会发展,如果没有他们,社会将会一片混乱。


一辆六轴卡车,根据交通运输部的统一规定限重为49吨,而在这普通的车轮之上,还承载着千万个普通家庭的尊严与梦想。而现实生活中的壮举都是由无数个人的血汗铸就。


走近真实的卡车司机


上世纪90年代似乎是个分界线,之前一直是个令人羡慕的职业。卡车司机走南闯北、见多识广,报酬丰厚、家境富足。“方向盘一转,给个县长都不换。”这是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平凡的世界》中的一句话。


而90年代以后至今,老百姓买卡车的越来越多,加上关卡、行业“潜规则”、油价攀升、过路过桥费畸高等,长年在路上的卡车人利润越来越稀薄。


平时见不到孩子,三餐不继,长年跑在公路上,城市限行和大货车白天不让进城等政策使大货司机天然“离群索居”。


货难找,车难开,久坐缺乏锻炼,漫漫路途上的寂寞难以排解,约半数以上的司机患有颈椎病、胃病、焦虑症等慢性病。


卡车司机习惯把每一次跑车称为“取经”,因为除了要克服复杂路况和恶劣天气,他们还要与黑心货主、油耗子、碰瓷斗智斗勇,历经“九九八十一难”。


同时,作为肩上担负多种责任的卡车司机,又是孤独的。这种孤独来自家庭和社会,作为家中的顶梁柱,不敢露出丝毫脆弱。身处规则和荆棘满地的社会,更是知音难觅。他们是光荣的,也是煎熬的…


但小人物也有大梦想


如果没有你们的奔波劳碌,拼手速抢到的美衣,可能到手时已经过了季;如果没有你们的分秒必争,可能要亲自去到产地才能享用美食;如果没有你们的坚持,买包纸巾都要去工厂自己挑…


白领将车开向停车场,老铁们把车开向夕阳,老铁们的脚下是整个世界。


在一间办公室里,白领看到更多办公室;在一辆卡车里,老铁看到更多世界。


每一位在城市间穿梭的师傅,都闪闪发亮,都通过辛苦的劳动,守候自己的梦想!车旺大卡祝每一位在路上的老铁们五一劳动节快乐!咱们卡车老铁 最有力量!


车旺大卡

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