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卡车领域专心服务卡友

氢燃料

未势能源:氢能产业隐形巨擘的“虚”与“实”

摘要:

有以践行国家产业政策为己任的理想与情怀,又不失民营企业的精明睿智,这在长城未势能源身上,都得到了充分体现:一面是颇具行业情怀的“务虚”,一面又有着深耕技术商业化的极度“务实”。  

从此次亮相FCVC2020舞台的那一刻起,未势能源的产品硬实力和行业地位都已不可小觑,公司立志于成为全球一流的车用氢能专家的愿景又向前迈了一大步。  

“全球车用能源清洁转型已经是大势所趋,新能源汽车将成为撬动未来能源变革、交通变革乃至社会变革的关键支点。”长城汽车副总裁、未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唐海锋表示,我们以发展氢能产业为己任,希望助推国家能源变革,并开创一个崭新的新能源社会局面。  

对于长城未势能源团队而言,开创氢能板块就是追逐心中清洁能源的梦想,从2016年开始立项投入研发,到如今燃料电池汽车、燃料电池发动机及电堆、高压储氢瓶阀及减压阀等每个核心环节都在徐徐展开它的“核芯”画卷,5年时间,近16亿元的投入,历经五大层级千项测试验证,近400项的技术专利突破,这个过程虽艰辛但成效斐然。  

长城未势能源尽管在自身使命上立志于站在全球氢能及燃料电池前沿技术的制高点,但他们也深知,唯有实现商业化才真正能够产生清洁低碳出行的长远社会效益。  

因此,长城在坚守研发燃料电池乘用车的同时,推动更容易实现商业化的商用车率先落地;在孵化出未势能源作为技术研发和商业化探索的平台后,将其独立出来,“盘算”将不同特征的核心技术产品各自实现商业化,同时能够构建起从氢储运加注到核心部件研发再到应用场景落地的完整氢能产业生态。  

从近日正式敲定的“以奖代补”方案细则来看,补贴将给予在关键部件和材料上具有显著创新能力的优秀企业。这一政策导向显然会让手握多项自主核心技术专利的未势能源成为最大受益者之一。  

事实上,抛开补贴外,未势能源在商业化道路上已显现出十足的竞争力。  

陈雪松.webp.jpg

未势能源总裁陈雪松  

“已经有企业问我们的发动机、电堆及核心零部件产品是否‘开放’,答案是肯定的。从今年起,未势能源还将开始引进外部投资者,同时也做了深度市场调研,会与地方政府及上下游合作伙伴协商应用场景的落地。”未势能源总裁陈雪松在接受高工氢电采访时透露。  

既“瞻远”又“接地气”  

稻盛和夫在《活法》中说:有强烈的愿望,这很重要。只有这样,愿望才能成为新的起点,最终一定能够成功。无论是谁,人生就如你内心描绘的一张蓝图,而愿望就是一粒种子,是在人生这个庭院里生根、发枝,开花、结果最初的、也最重要的因素。  

长城集团从下决心进军氢能产业的那一刻起,就在内心种下了强烈的“愿望”:一是以氢能为纽带,加速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汽车协同发展的变革,助力全球未来低碳出行的实现;二是助力实现我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雄起于世界强者之林。  

所以,虽明知一个新兴产业会经历死亡之谷,从起初四五个人到现在壮大到近400人的未势能源研发团队,仍然坚忍不拔地成功进行了一系列艰难的科技攻关,在短短几年间迅速成为国内燃料电池汽车及氢能行业技术实力雄厚的领军品牌之一。  

目前未势能源已经用行动将最初的愿望实现了第一步“落地”:打造了完善的产业布局,即“1+4”布局,1是指已成规模的氢能技术检测中心,4是指拥有燃料电池发动机、电堆、膜电极及储氢系统等核心部件的研发、测试及生产基地。  

截至目前,未势能源已完成包括100kW商用车燃料电池发动机、95kW乘用车燃料电池发动机、最大可拓展至150kW的平台化燃料电池堆在内的产品研发。 

(右).jpg 

未势能源95kW乘用车燃料电池发动机(左),100kW商用车燃料电池发动机(右)  

为弥补我国车载供氢系统高压储氢瓶及核心零部件的不足,公司还率先研发出70MPa高压储氢瓶阀、减压阀,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在国内70MPaIV型储氢瓶尚未真正“破冰”之际,公司宣布将在2年内实现70MPaIV型储氢瓶量产,且产品在体积重量方面会比国外产品更具优势,具有极大的降本空间。  

除了核心技术产品落地外,长城未势能源还十分重视整车端商业模式及应用场景的落地。  

在本次FCVC大会的主旨发言中,唐海锋披露了在2023年前打造“三场景商业模式”战略:一、推广1000辆燃料电池重卡示范项目;二、500辆燃料电池轻卡示范项目;三、200辆公交车示范项目。  

另据陈雪松透露,未势能源正积极推动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做一些燃料电池汽车通勤的外围服务工作,希望届时奥运会的舞台上能够展现氢燃料电池车的“中国力量”。  

既“闭环”又“开放”  

目前未势能源卓有成效地掌握了从材料、关键部件到整车所有的核心环节技术,包括研发基地、测试基地、生产基地到终端应用的布局也相当完善。  

其选择全盘布局原因在于:一是基于正向研发需求,让自身充分掌握从材料、关键部件到整车的核心技术,经过充分验证后为客户提供可靠产品;二是行业规模偏小,零部件供应商规模小、水平欠缺,基于打造国际顶尖产品考虑,倒逼着团队不得不去开发很多核心零部件;三是利用自身资源禀赋更好地推动产品应用落地。  

不过,未势能源成功塑造“闭环”产业体系背后,其实早已开始了“开放”的步伐。其多位高管在公开场合均表示将以开放共赢的心态,携手各方力量共同前行。  

唐海锋表示:“长城未势能源秉承以技术立身、创新为使命,以共闯、共赢的理念为新能源的美好愿景不懈奋斗,我们真诚地邀请各位同行、投资者和伙伴来长城共商氢能大计,我们将会以开放的态度进行各方面的合作。”  

“这个行业需要大家齐心协力,所以我们发动机、电堆及核心零部件等都会对外开放合作。举个例子,虽然我们已经建成年产1000台的电堆产能,但基于内部管理机制规定,如果性价比不如别家,作为燃料电池堆下游客户之一的上燃动力也可以采购别家电堆。”陈雪松说,同样未势能源电堆及70MPa高压储氢瓶阀、减压阀等也可外供其他企业。 

堆生产线.webp.jpg 

未势能源年产1000台大功率燃料电池堆生产线  

在商业模式输出上,未势能源及上燃动力正携手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与地方政府探讨会有怎样的政策扶持,以及应用场景的落地。  

在资本运作上,目前未势能源属于长城控股,基于产品商业化条件成熟,以及独立运作下对外合作的需要,下一步将引入外部投资者,通过多方资源协同促进公司快速发展。  

在市场拓展上,保定是长城集团的大本营,但氢能板块业务绝不局限于保定。当前阶段,集团和未势能源在国内长三角和珠三角做了很多市场调研,已在积极考虑向外扩展业务。  

从近日正式出台的“以奖代补”方案细则来看,强调要强化资源配置,鼓励选择产业链上优秀企业所在城市进行联合。显然,拥有核心原创技术、极强资源禀赋及开放心态的未势能源将成为各方意愿联合的“香饽饽”。  

既“豪气”又“精算”  

在目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的氢能与燃料电池行业,企业普遍处于初创期,资金相对紧缺。能够像长城未势能源一样豪掷近16亿投入研发的企业绝无仅有。  

在自主开发上,目前未势能源布局了上海、保定、日本、加拿大四大研发中心,组建起文化多元、技术领先的近400人的研发团队;已经掌握了燃料电池发动机及核心组件、电堆、膜电极、Ⅳ型储氢瓶、高压阀门等自主化技术和产品,申请了363项专利。  

在研发测试上,长城未势能源在2018年完成5.7亿元投入,在河北保定于投入运营了一座20000平米的氢燃料电池测试中心,覆盖从材料到零部件再到系统及整车的完整测试体系,可实现1045项测试能力,这种级别的测试能力在国内也难找到第二家。  

这一连串惊人的数字足以说明长城未势能源研发“地基”打的多么牢固。  

庞大的投入背后,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快速获得回报。事实上,长城未势能源在大手笔投入背后,对于成本的估算、商业化考量,都算的很“精”。  

“我们做了很多成本评估,对比了国内外产品成本。”陈雪松透露,我们系列产品中的每款产品投入不一样,都可以独立商业化,以摊销研发占比成本。以70MPa储氢瓶阀及减压阀为例,这两款产品已达量产状态,比国际产品成本低30-40%,具有很强的竞争实力。  

在未势能源体系内,还有最接近向市场量产铺货的产品是旗下上燃动力所生产的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搭载“超越-300E”的上燃动力与大运汽车联合开发的燃料电池重卡今年年底前将上工信部公告目录,整车的上路实测已准备就绪。 

燃料电池重卡.webp.jpg 

上燃动力续航1100KM燃料电池重卡  

上燃动力副总经理吴兵向高工氢电介绍,这款42吨燃料电池重卡是基于市场需求及客户痛点而打造,燃料电池单堆净输出功率100kW,配备了国内最大容量氢气瓶组(10个70MPaⅢ型瓶,每个容积达200L,一次可装80公斤氢气),续航里程高达1100公里。  

“单买燃料电池重卡的成本会很高,但若有很好的商业模式,全生命周期(TCO)的持有成本与柴油车是一样的。”吴兵说,以跑60万公里来算,柴油车购车、维护保养、油费、过路费等各项成本加起来,每公里大概在7元左右。而燃料电池重卡按照同样公里数来算,成本是一样的。因为燃料电池汽车免征购置税,同时在部分地区(比如天津)免高速费用。高速费用每公里占全生命周期成本30%左右,这笔费用的节省对重卡用户非常重要。  

以未来3年内长城汽车目标推广“1000辆燃料电池重卡,500辆燃料电池轻卡,200辆公交车”来看,对关键零部件的应用都将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随着独立运营外供规模的扩大,以及燃料电池乘用车规模的扩大,都将给已提前卡位的未势能源带来无限想象空间。  

而一向“精明”的长城未势能源不会仅依赖规模效应来降本增效。  

“国外靠规模效应可以降90%成本,但国内依靠规模效应可能只能带来50%成本的下降,因为国内产品成本很大部分是材料成本,国产材料还没有达到商业化的程度。我们在不断尝试国产材料,希望依托技术进步及国产材料的应用带来剩下50%成本的下降,以快速扩大国产燃料电池商业化应用。”陈雪松表示。


+氢燃料+
高工氢电网

查看全部评论